第 1 冊 |
郭佳玲
|
台日地方史志纂修的比較研究──以新修之《台中市志》與《山口縣史》為例(臺灣歷史與文化研究輯刊‧三編‧第1冊)
|
ISBN 978-986-322-463-1
|
第 2 冊 |
黃昭仁
|
清代台灣知府之研究(臺灣歷史與文化研究輯刊‧三編‧第2冊)
|
ISBN 978-986-322-464-8
|
第 3 冊 |
鄭晴芬
|
清代鳳山縣新舊城的比較研究(臺灣歷史與文化研究輯刊‧三編‧第3冊)
|
ISBN 978-986-322-465-5
|
第 4 冊 |
吳東展
|
山海之道──花東聯絡公路之發展(1874~1982)(臺灣歷史與文化研究輯刊‧三編‧第4冊)
|
ISBN 978-986-322-466-2
|
第 5 冊 |
蔡惠雯
何佳韻
|
日治時期臺灣北部民間借貨利率研究──以《新屋鄉葉氏嘗簿》為主的解讀與分析/日治時期臺灣北部地方米價的新探索──《新屋鄉葉氏嘗簿》的解讀與分析(臺灣歷史與文化研究輯刊‧三編‧第5冊)
|
ISBN 978-986-322-467-9
|
第 6 冊 |
張永楨
|
清代臺灣後山的開發(臺灣歷史與文化研究輯刊‧三編‧第6冊)
|
ISBN 978-986-322-468-6
|
第 7 冊 |
曹曦
郭佳玲
|
臺灣藍姓畬民研究初探
日治時期臺中州社會教化運動之研究(1920~1945)(臺灣歷史與文化研究輯刊‧三編‧第7冊)
|
ISBN 978-986-322-470-9
|
第 8 冊 |
蔡素貞
|
日據時期臺灣人對日本文化之迎拒:殖民性、現代化與文化認同(臺灣歷史與文化研究輯刊‧三編‧第8冊)
|
ISBN 978-986-322-469-3
|
第 9 冊 |
簡素琤
|
日治時期啟蒙思想的五個面向:臺灣殖民地現代性的建立與張深切思想的指標性意義(臺灣歷史與文化研究輯刊‧三編‧第9冊)
|
ISBN 978-986-322-471-6
|
第 10 冊 |
葉玟芳
|
臺灣民間祭祖習俗之研究──以北部地區陳林二姓為例(臺灣歷史與文化研究輯刊‧三編‧第10冊)
|
ISBN 978-986-322-472-3
|
第 11 冊 |
羅時成
|
戰後臺灣登山活動之研究(臺灣歷史與文化研究輯刊‧三編‧第11冊)
|
ISBN 978-986-322-473-0
|
第 12 冊 |
溫宗翰
趙函潔
|
臺灣端午節慶典儀式與信仰習俗研究
臺灣端午節起源與節日習俗研究(臺灣歷史與文化研究輯刊‧三編‧第12冊)
|
ISBN 978-986-322-474-7
|
第 13 冊 |
張正田
|
被遺忘的大清「忠魂」——清代苗栗堡客家義民信仰研究(上)(臺灣歷史與文化研究輯刊‧三編‧第13冊)
|
ISBN 978-986-322-475-4
|
第 14 冊 |
張正田
|
被遺忘的大清「忠魂」——清代苗栗堡客家義民信仰研究(下)(臺灣歷史與文化研究輯刊‧三編‧第14冊)
|
ISBN 978-986-322-476-1
|
第 15 冊 |
李佳洲
|
臺灣日治時期(1895~1945)的媽祖信仰──以北港朝天宮為新信仰中心的考察(臺灣歷史與文化研究輯刊‧三編‧第15冊)
|
ISBN 978-986-322-477-8
|
第 16 冊 |
張倍純
|
異調的弦歌──臺灣日治時期與國民黨時期學校校歌之比較研究(臺灣歷史與文化研究輯刊‧三編‧第16冊)
|
ISBN 978-986-322-478-5
|
第 17 冊 |
康格溫
|
日治時期臺灣建築彩繪瓷版研究──以淡水河流域為例(臺灣歷史與文化研究輯刊‧三編‧第17冊)
|
ISBN 978-986-322-479-2
|
第 18 冊 |
蕭鄉唯
唐淑惠
|
改宗與轉譯──南臺灣地磨兒(timur)部落的教堂圖像研究
流變的地方性:埔里愛蘭台地文化認同與社群研究(臺灣歷史與文化研究輯刊‧三編‧第18冊)
|
ISBN 978-986-322-480-8
|